《海西晨报》:患儿病危,多科协作化险为夷
2022-12-12 16:46:10 点击:
厦门市第五医院专家团队成功救治一名突发阑尾炎2岁男童
记者 张雅雯
通讯员 邱丽莎
“太感谢了,是你们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。”男童“起死回生”后,家长激动地向医护人员们表示感谢……近日,厦门市第五医院儿科和普外二科联手,成功救治了一名突发阑尾炎的2岁男童。
10月12日,厦门市第五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因发热、腹泻住院的2岁男孩。入院后,患儿出现反复高热,伴有腹泻(日拉稀水样大便7-8次)及阵发性哭闹不安等症状。实验室检查提示,男孩炎症指标非常高,其中C反应蛋白高达285、降钙素原高达75。 入院当天,儿科医生朱冰封与黄秀鸿查房时,发现该患儿病情加重,而家长还以为小孩只是单纯的腹泻。凭借多年临床经验,朱冰封判断,患儿的情况没那么简单。于是,朱冰封立即对患儿进行腹部CT检查。然而,患儿极度不配合,普通镇静药等都无法使其安静下来;医生、家长与患儿在病房与CT室来回往返,直至深夜都未能成功进行检查。最后,朱冰封带上急救设备陪同患儿到CT室,用安定镇静才使其完成检查。
检查结果让众人大吃一惊:患儿得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、全腹膜炎。“本例患儿能在入院24小时内明确诊断,实属不易。”儿科主任任敏介绍,3岁内小儿的阑尾炎诊断是比较困难的——首先,患儿没办法进行腹痛的主观表述,更谈不上描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;其次,患儿不配合体检等工作,致使疼痛位置等信息无法精确定位。另外,患儿腹腔内大网膜发育未完全,不易包裹有炎症的阑尾,导致炎症扩散快,易造成脓毒血症、脓毒性休克、DIC(弥散性血管内凝血)等,危及患儿生命。因此,对患儿真实病情的早发现、早诊断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为使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,厦门市第五医院将患儿转至普外二科。13日凌晨,普外二科医学博士梁金龙、医生曾金水对患儿进行急诊,行腹腔镜下阑尾摘除术。手术中,医生发现,患儿阑尾化脓穿孔,腹腔内有大量脓苔及脓液。“由于脓液较多,炎症很重,患儿术后三天仍有发热情况。”医生说,他们通过负压引流管持续引流出患儿体内的脓性液体,而这些脓液中已培养出溶血性葡萄球菌,幸好及时引流,未发生更严重情况。手术进行得很成功,但术后的考验远未结束。厦门市第五医院的医生及时捕捉患儿病情变化,其中朱冰封数次到普外二科查看患儿,给予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强抗炎、补液、补充热卡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。

▲患儿家属向专家团队表示感谢。
经儿科和普外二科密切合作,近日,患儿体温、炎症指标逐渐恢复正常,腹部手术伤口恢复良好。厦门市第五医院医护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及精心的护理,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及感谢。
厦门市第五医院儿科已有20余年的历史,是厦门老百姓心目中的传统优势科室,在中国医院竞争力专科排行榜上,位居岛外三级医院第一名。科室被授予市“工人先锋号”等荣誉,以及厦门市东部儿童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、国家区域儿童哮喘标准化示范门诊等称号。
厦门市第五医院普通外科是医院重点学科,科室医疗技术力量雄厚,人才梯队合理。近年来,科室成功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立项,是福建省外科规培基地。科室擅长胃肠、肝胆胰脾等疾病的诊断治疗,同时对乳腺、甲状腺及周围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显著。